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考评”了解详情:www.rencaiku.org.cn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几代人心中绝对的经典。那个拿着金箍棒,一路斩妖除魔、智勇双全、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更是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孙悟空拔根猴毛一吹就能实现分身,一身的通天本领直接秒杀对手克敌制胜。家住荷塘区的小姑娘盼盼也像孙悟空一样迷上了“拔毛”,没事就拔自己头发把玩。

一开始家长以为只是小孩子好玩罢了,也没有太上心,可后来发现盼盼对“拔毛”的喜爱一发不可收拾,几个月下来头发越拔越少,还差点“秃顶”,这着实把家长给急坏了。

发现情况不对劲后父母赶紧带着盼盼来到心理科找专科医生寻求帮助。

“孩子的这种怪异行为是一种心理疾病,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王亚娜说,拔除毛发时会有愉快、满足与放松的感觉,所以盼盼这种行为会停不下来。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焦虑情绪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疏导而发展起来的,这可能和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有关。

听了王亚娜的这席话,盼盼妈妈这才恍然大悟。盼盼马上就要升六年级了,面临小升初的考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为了能够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就读,常常督促孩子要努力学习,暑假也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补习班。

盼盼的这种拔毛癖正是源于家长的“高压”式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孩子跟大人不一样,还没有学会怎样去排解和宣泄自己的压力和不良情绪,容易产生一些逆反心理和行为,比如不爱做作业、上课开小差、学习退步等,家长如果在这个时候没有注意教育方式,并进行良好的沟通,只会加剧孩子的焦虑和紧张,孩子就会通过拔头发、拔眉毛、咬指甲等方式去释放和减压。

家长应及时缓解孩子焦虑情绪

“孩子有早发性轻微拔毛行为时,多半源于亲子关系不良、教育方法不当、学习压力大等,与孩子平时在学校的人际交往也有关。”王亚娜提醒,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和沟通方式的话,只会加剧孩子的焦虑、紧张,最后就通过拔头发这种方式得以减压、放松。但家长在发现孩子问题存在时不能责怪,也不宜采取强制手段加以制止,一定要及时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沟通,应加强思想说服教育,只要把事情理清后,就能减少并纠正孩子的拔毛行为。

近年,随着国家制定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订,让我们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让我们也重新认识了”家庭教育指导师“这一职业。

家庭教育指导师是通过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家庭学等知识,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提升家长教育能力,纠正教育方法等,为每个家庭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据数据统计,有80%的家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家庭教育困惑。在欧美发达国家,每300—500人就拥有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我国有13.7亿人口,4亿家庭,家庭教育又正属于新兴行业,至今拥有专业知识和指导能力家庭教育的从业人员寥寥无几。根据专家预测,我国在今后的发展中至少需要50万名家庭教育指导师。

政策的出台,人才的匮乏,社会的关注足以证明家庭教育指导师将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热门行业,其市场规模、行业前景、发展趋势、薪资待遇将不可小觑。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考评网,www.rencaiku.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