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免疫力强弱关系到他是否容易生病,所谓免疫力,准确的说是孩子的免疫系统功能,它是由人体内的免疫细胞、免疫组织、免疫分子等共同组成的一个精密复杂的防御网络,能够对抗病原微生物对身体的入侵、预防疾病。
但免疫力不是生下来就很完善的,而是逐渐在实践中发展成熟的,孩子们由于免疫功能的不完善,相比大人更容易生病;而等宝宝大一点了,比如进入幼儿园开始群居生活了,又容易交叉感染,所以生病次数又会多一点。所以,我们需要人为去锻炼孩子的免疫系统、让它加快成熟能够抵御各种侵袭。婴幼儿潜能开发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考评”了解详情:rencaiku.org.cn
1、坚持母乳喂养
健康从娃娃抓起,免疫力从母乳开始。相比于配方奶喂养,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能够获得正常而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智力水平,发生感染、过敏等疾病的风险更低。特别是初乳中,含有丰富的增强免疫力的物质。而且这些免疫活性物质不会被胃液破坏,可以直达肠道、被宝宝的身体吸收,为宝宝在出生后建立起第一道免疫防线。而且,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幼儿应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持续母乳喂养到宝宝2岁。婴幼儿潜能开发更多资讯关注微信公众号:“专业人才职业技能考评”了解详情:rencaiku.org.cn
2、按照流程接种疫苗
母乳能够刺激宝宝免疫系统的建立,让它发挥适当的防御功能,不过,这属于被动免疫,是宝宝从妈妈那里借来的免疫力,只能保护宝宝6个月的时间,要想宝宝能获得更持久的主动免疫功能,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少量接触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它能够刺激宝宝免疫系统产生少量抗体,但是又不会严重到发生疾病,假如宝宝以后再遇到同样的病菌,身体的免疫系统就能够很快地识别它并作出防御反应,好比就是免疫系统做了「演习」。
3、保证孩子的维生素摄入量
维生素也是一种必要的营养物质,它不为人体提供热量,而是发挥着维持生命与调节生理机能的重要作用。维生素种类繁多,基本上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A、D、E和K;后者包括维生素B族和C族、菸草酸、叶酸等十来种。人体每天需要的各种维生素的数量虽然极少,但缺少了某一种维生素就会发生疾病。宝宝最常缺乏的是维生素A、B1、B2、C和D,这需要引起家长的特别重视。
4、保证孩子拥有充足睡眠
其实整个家庭都应该把孩子的睡觉当成大事来对待,到了晚上9点前就尽可能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睡觉的环境,让孩子在9点安静入睡,当然如果家长做不到,就别怪孩子为什么不肯睡;一般来说:新生儿需要14~20小时睡眠;1~6岁儿童需要睡11~14小时;7~10岁则需睡10小时。
充足的睡眠不仅能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帮助长个儿,还能让宝宝的免疫系统得到及时的休整和复原。如果长期睡眠不足,会打乱正常的生理节奏,干扰宝宝的消化功能、免疫功能、情绪等多方面,所以睡不好睡不足的孩子通常精神情绪都不好。
5、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保证营养
中华预防医学会指出,要增强身体免疫力,最重要的就是保证饮食均衡、营养丰富,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满足维持人体正常免疫功能的需要。相比于各种人工合成的保健品,天然健康的食物对宝宝来说,是更好的提升免疫力来源。
在宝宝6个月之后,及时给他添加辅食,让他获得均衡充足的营养;平时也注意不要挑食,保证肉类、鱼类、蛋类、蔬菜、水果、主食都有摄入。此外,对于一岁以前的宝宝,奶类依然是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如果已经在一岁前断了母乳,可以选择与母乳相近的配方奶,来保证营养。
6、坚持多运动锻炼
研究显示,坚持规律的不过分剧烈的运动,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会有所增加,免疫力自然也随之提高。此外,运动还有助于缓和宝宝的不良情绪,而且宝宝的心思都花在体力运动上了,发脾气耍小性子的机会就少了啊。
而且,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促使宝宝皮肤中维生素D的产生,这也是是维持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营养元素呢。所以,天气好的情况下,不妨带宝宝到户外玩一会儿,锻炼动作协调性、培养与人交往能力,释放他的能量,也让他少量接触一些病原微生物,锻炼自己的免疫系统。
本文为转载,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综合自各媒体,未署名原作者。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本号会立即处理。小编微信:13261383180
文章来源: 网络